东方财富网 2023-04-07 16:24 4.6w阅读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2023年4月7日,电源芯片龙头企业「南芯科技」正式以“688484”为股票代码在科创板挂牌上市。
截至9:45,南芯科技报于每股60.00元,较发行价上涨50.04%,市值超250亿元。
成立至今,南芯科技已获得光速中国、红杉中国、顺为资本、晨晖创投等数家知名VC以及一众产业投资方的支持。其中,光速中国于2021年联合领投了南芯科技的D轮融资。
据「IPO早知道」了解,南芯科技的几乎全部融资轮次都是在一个相对低调的环境下完成。从投资方阵容中亦不难发现,大都是对行业有着比较深刻洞察的机构和产业方。
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透露,光速中国是通过与产业链各上下游的交流后挖掘到了南芯这家公司、并于2020年开始与南芯展开深入的沟通。
“宓总(注: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和我都有半导体从业背景,我们两个人都自己做过设计、做过研发,从一开始我们和阮总(注:南芯科技董事长阮晨杰)就聊得非常顺畅、各方面的理念都非常契合,之后才不断推进直至2021年完成了那一轮的领投。”朱嘉说道。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左)、合伙人朱嘉(右)与南芯科技董事长阮晨杰在上市仪式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今日南芯科技成功登陆科创板,光速中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收获了2个科技领域的IPO(注:另一个为2月9日登陆纳斯达克的禾赛科技)。
对此,朱嘉指出,光速中国布局禾赛和南芯这两个项目背后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第一、从出发点来看,光速中国是站在需求侧的视角来进行投资的;第二、在找到一个具有稀缺性的好团队、好公司后,光速中国会把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样的团队身上,包括资金上的支持以及产业资源上的支持。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过去两年,国内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存在相当的泡沫;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行业的投资氛围急转直下,估值逻辑随之又发生了比较大的调整。
朱嘉强调,光速是个全球化的平台,其对全球很多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有前瞻性的判断——在市场上的泡沫达到巅峰的时候,光速中国的投资节奏相对谨慎和克制。同时,基于对某些产业和技术未来的高度看好,光速中国亦会每年投资不少极其早期的企业。
当然,这种对投资节奏的把控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光速中国的背景:宓群、朱嘉等光速中国核心管理团队成员都拥有相当丰富的产业经验。譬如,宓群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硅/锗复合半导体,并曾先后在全球芯片龙头企业英特尔总部和谷歌中国工作多年,拥有14项芯片硬科技美国专利。朱嘉曾为飞利浦亚洲研究院的科学家,参与多个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项目以及全球3GPP标准化项目,还曾在全球领先的多媒体领域半导体公司TridentMicro负责芯片架构和算法开发,亲历过产品从0到1的过程。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在2013年几乎没人投科技的时候,光速投资了光通信行业的头部企业「中际旭创」;在2018年鲜有人关注激光雷达的时候,光速投资了现已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
除了2023年至今相继完成IPO的禾赛和南芯外,慧智微也已在科创板成功过会,光速中国的portfolio里还包括瞻芯电子、显耀显示科技(JBD)、爱科微(AIC)、灵明光子、唐锋能源、斯坦德机器人、云脉芯联、珈钠能源、戴世智能等一批优秀的硬科技企业。
谈及对未来的展望时,朱嘉坦言,硬科技产业已进入了一个“深水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越来越难投了。
“我们内部也一直在不断学习、探讨和发现这些背后的蓝海市场。一级市场投资就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科技的发展每年都会有新主题,所以更需要我们有前沿的洞察。”
以下系「IPO早知道」与朱嘉的对话节选:
所有投资背后反映的都是对产业的研究,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稀缺性团队身上
Q:2021年你们领投南芯的时候其实你们是那一轮仅有的综合性VC,那是一个怎样的契机?
朱嘉:我们在2020年就已经和南芯有了接触、并且进行过深入的交流,这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其实南芯是一家非常非常低调的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让它受到了外界比较多的关注,但真正了解这家公司的还是行业内的专家、投资机构。
宓总(注: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和我都有半导体从业背景,我们两个人都自己做过设计、做过研发,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和阮总(注:南芯科技董事长阮晨杰)就聊得非常顺畅、各方面的理念都非常契合,之后才不断推进直至2021年完成了那一轮的领投。
Q:我听说南芯的融资一直是非常低调的,你们当时为何挖掘到了南芯、并且选择了他们?
朱嘉:光速几乎所有的投资背后反映的都是光速对产业的研究。以南芯所在的半导体行业为例,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点状的半导体芯片公司,因为各个公司做的产品都很分散,但如果从产业链的角度去研究,就相对容易很多。
稍微展开一点,过去几年中国最大的下游终端是消费电子市场,手机又是其中一个市场规模足够大、且高速发展的载体。一部手机本身就承载了非常多的芯片,加之其需要配有一台充电器、以及接近于每人一部的充电宝。
这就意味着,从消费电子终端的视角来看,这些产品都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规模的产品,然后我们就在里面寻找它的核心价值点到底在哪里?我们通过和产业链里的朋友交流,发现南芯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被提及率很高;之后我们再去研究南芯的定位是主打中高端产品,且整个团队在相关行业的大公司都有长期工作经验,所以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团队质量、以及整个市场的应用空间等维度来看,南芯都是一家非常优质的企业。
Q:除了南芯,做类似业务的也有一些其他的芯片公司,估值可能远不如南芯。
朱嘉:在光速的投资理念里,我们并不会类似于“撒种子”一样地去投同一赛道的很多家公司,而是有选择地布局。
我们希望做的是基于自己的产业经验、看清楚一个大赛道后,找到一个具有稀缺性的好团队、好公司,把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样的团队身上。南芯就是一个典型。
在一个大的细分赛道里,我们只会选择投一家公司、并且长期支持这家企业,无论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是产业资源的支持。
拥有足够多的耐心去支持创业者,更倾向技术能力比较突出的团队Q:与南芯成长期阶段进入不同,你们两个月前成功IPO的禾赛是一个比较早期的项目,在投这两个项目时的底层逻辑有没有一些共通点?
朱嘉:就像刚刚我提到的那样,我们同样是从需求侧的角度出发投的禾赛。
宓总10年前在谷歌总部体验当时尚处于内部研发阶段的自动驾驶,尽管还在非常早的开发阶段,但试驾的不少感受相当不错,他当时判断,自动驾驶迟早会实现。那么在一辆自动驾驶车辆上的核心价值点有哪些?这是宓总当时思考的问题。他了解到试驾的谷歌汽车车顶上搭载的激光雷达,成本要10万美元。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领域的核心硬件,他觉得非常需要突破,壁垒也很高,从投资角度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基于这个投资逻辑,宓总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激光雷达赛道里最好的投资标的,最后投资了禾赛。
Q:什么样的硬科技项目适合在比较早的阶段完成投资?
朱嘉:VC早期投资一定是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
我们投任何一个赛道,首先要对这个赛道未来的发展有长期性的理解,但这家公司的发展周期往往是不确定的,快的话两三年市场就爆发了,慢的话就可能蛰伏很久。好在,我们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存续期都足够长,我们可以有足够耐心去支持创业者,让他们可以从容应对行业的波动和周期性。
其次,公司的执行层面一定会有好有坏。所以在早期投资的时候,除了我们要对赛道有一定的判断外,也要对这个团队有所认知、至少这是个All in创业的团队——有些团队可能技术更强销售略弱、有些团队可能销售更强技术略弱,这都没关系,我们会不断帮公司招人来补足短板。再加上时间的复利,这家公司还是有很大机会可以跑出来,只要这个团队All in。
我们每年都会投不少极其早期的企业,也是基于对这些产业和技术的未来非常看好,只是市场需求还需要一点时间来发酵。
Q:除了你刚刚提到的要All in外,光速有没有一些比较倾向的创始人/团队画像?在硬科技领域。
朱嘉:我们团队在科技行业里有过工作经历、也见证过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的兴和衰,所以我们觉得公司的灵魂人物、即创始人或CEO,如果是技术背景,往往这家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容易成功。
如果没有太多的技术背景,这位创始人或CEO对未来可能会缺少一些vision,也许他也知道未来需要什么,但他不知道未来自己的竞争力是什么,往往只能模仿别人,什么东西卖得好他也跟着做,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和思路。
但我们更希望投的是那些拥有产品和技术经验的人,只有对公司在做的产品和技术有一定的理解后,你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新的需求,你的技术怎么做才能满足这些需求,然后就可以来定义你的产品,也可以招募更多的人才来打造出这样的产品。南芯和禾赛都是这样的团队——创始团队都在国际大平台上工作过,视野足够广、对市场有一定的敏感度、看得清楚未来的发展方向、自己的产品技术能力也相当扎实,这些都是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光速现在重点关注的都是科技属性比较强的赛道,所以还是更倾向于技术能力比较突出的团队。
硬科技产业进入“深水区”,不断挖掘更加深处的蓝海市场Q:在2022年上半年甚至更早一些,整个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是具有一定的泡沫的,当时你们是否觉得在节奏上有点“不适”?
朱嘉:肯定会有。但光速是个全球化的平台,我们对全球很多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有一定预判的——我们2013年投资中际旭创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人投科技、2018年投禾赛的时候激光雷达赛道还很冷清。
反过来讲,在市场上的泡沫真正到巅峰的时候,我们也会非常警觉,因为我们经历过很多的周期,比如宓总最早在谷歌中国从事投资到今天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
前年市场非常地火爆,但我们预期市场很快就会有一个调整。所以我们在去年没有做什么激进的投资、也没有投一些估值特别高的项目。
我们有自己的投资节奏,也会跟着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前提还是我们对行业有足够的认知。当某个行业一旦进入了调整期,大家都觉得很冷、甚至很难以为继的时候,反而可能又是一些机会开始萌发的一个时间点。
Q:哪些类型的项目你们可以容忍一个比较高的估值?
朱嘉:首先,我们今天投的项目的行业规模一般都不会特别大,因为如果现在的规模已经很大了,那就说明已经有足够的玩家在这里面。
换句话说,我们看的都是未来成长速度比较快、可以预见的大赛道,这就意味着你对赛道的研判就非常重要。如果你相信这个赛道未来足够大,那么在早期投的时候、对估值的容忍度就会更高一些。
当然,这个问题也没有所谓的固定答案,在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收入可能很少,但估值又很高的情况下也要考虑风险点,需要结合团队本身、赛道本身、潜在的竞争格局、收入的预期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量。
Q:2023年开年以来,你们已经收获了2个硬科技领域的IPO,是不是也阶段性地验证了你们过去几年的判断?
朱嘉:我加入光速这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亲身参与了光速在硬科技领域的布局,在这段时间内光速投资的20多个硬科技项目,至今为止没有一个是“死掉”的,超过90%的企业完成了至少一轮融资。这离不开宓总这么多年穿越周期的经验和判断,我很幸运,和他共事的这几年里从他身上学到了非常多。
另一方面,这也不是都归功于我们自己有多厉害,更多还是我们把握到了一个好的时间点和一个好的方向。在中国硬科技发展这个大浪潮的带动下,企业更容易吸引到更多的资源和人才,下游存在更多的需求,客观上就更有利于公司取得更好的发展。
Q:但是从2022年开始,硬科技越来越难投了。
朱嘉:的确,硬科技产业进入了一个“深水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是越来越难投了。过去只要你看到国内某个空白的市场,找到这个市场里最好的公司,无论什么时间点投进去,最后只要能上市肯定都有不错的回报。
但今天的情况就不同了,我们需要挖得更深一些。比如说半导体行业,我们不仅要投芯片设计公司,还要深入看核心的一些设备,这些设备里还有核心的零部件,核心零部件里可能还有核心的材料,要不断地往深去挖。
同时,如果有些市场太过细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就不一定能带来很好的回报,这时候你就要看它能不能有横向的延展。比如上游的一些细分零部件和材料,往往它不局限于在某一、两个行业使用,如果有一个很宽的应用面,最后这个公司也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台型公司。我们内部也一直在不断学习、探讨和发现这些背后的蓝海市场。
一级市场投资就是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科技的发展每年都会有新主题,所以更需要我们有前沿的洞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本文来源:东方财富网
来源:东方财富网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