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K线
7.36W人关注
专注地产上市公司解析。
乐居财经 杨宏彬 2022-10-11 08:00 23.3w阅读
项光达旗下公司12.49亿元收购豫园股份5%股权。
文/乐居财经 杨宏彬
青山控股集团,是今年“妖镍”事件的主角。
3月份,LME(伦敦金属交易所)镍期货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3月7日及3月8日两个交易日涨幅近250%,价格攀升至10万美元/吨以上。
青山控股因持有大量镍空单,因而可能产生数十亿美元的亏损。这一事件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青山控股也成为了舆论的漩涡中心。
4个月之后,事件平息,青山控股危机基本解除。而其再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和“中国巴菲特”打上了交道。
10月9日晚间,豫园股份(600655.SH)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将售出公司约1.95亿股股份予浙江青展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青展”),每股价格6.422元,合计12.49亿元。转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
交易完成后,复星高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豫园股份约24.1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1.93%。浙江青展则持有豫园股份5%的股权。
据查,浙江青展成立于去年年底,注册资本2亿元,孙建芬担任法人代表,公司由项光达持有90%,项炳和持有4%,伍华弟持有4%,孙建芬持有2%。
浙江青展的大股东项光达,也是青山控股集团的实际控制人,其一度被称为“世界镍王”,在青山控股集团的持股总数为48.4455%,为第一大股东。
“抄底”豫园
项光达选择此时投资豫园股份,实际上是比较“划算”的。
自7月份以来,豫园股份的一路下行。7月1日,豫园股份报收于9.34元/股,而直至10月10日收盘,豫园股份的股价已跌至6.49元/股,两个多月里,股价缩水近30%。项光达此时的投资,更像是一种“抄底”。
不仅如此,复星高科技在出售豫园股份时,还打了个折扣。售价6.422元/股,较10月9日收盘价约折让5%。
而对于这一笔股权转让款,“复星系”要的比较急。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浙江青展需于协议签署日后的 3个工作日支付转让款的50%,也就是约6.25亿元。在股权交割后的2 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 50%。
近期内,复星系已是第二次减持豫园股份。9月19日晚,豫园股份公告称,复星高科技于2022年8月26日至2022年9月19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及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3892634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其中,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50万股,占比总股本的0.06%,减持均价7.01元;集中竞价交易减持3642.63万股,占比总股本的0.94%,减持均价7.64元。
通过两次减持豫园股份,“复星系”约回笼了资金15.44亿元。
复星系“收缩”
郭广昌,是“复星系”企业的运营者,由于善于资本运作,其也被称为“中国巴菲特”。在复星创立的30年间,他一路买买买,除了核心业务复星医药,其他产业均是收购而来,涉足保险、资管、科技、文旅等多个领域,在A股和H股拥有11家上市公司。
不过,在今年以来,郭广昌开启的是收缩战略,遭减持的不仅仅是豫园股份,还包括其他领域的公司,如金徽酒、复星医药、青岛啤酒、海南矿业、中山公用、泰和科技、三元股份、酷特智能、中粮工科、ST广田等。据不完全统计,郭广昌从中累计套现金额超百亿。尤其自9月以来,郭广昌的减持行动明显加快。
9月1日,豫园股份公告拟择机出售招金矿业全部或部分股票,预计交易总价47亿港元(约42亿人民币)。
9月2日晚间,复星医药公告称,控股股东复星高科技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以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按9月2日的40.2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此次减持可套现约32亿元。复星医药早在1998年就上市,也是复星系的核心资产,此次减持也是首次。
9月3日,豫园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海南豫珠拟出售金徽酒13%股份,总对价19.37亿元。未来,豫园股份还将继续减持金徽酒5%股份。
9月1日至9月6日,复星产投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海南矿业3370.8万股,约占总股本的 1.66%。
9月6日,复星国际以8.57港元/股的价格将其持有的复星旅文共2800万股协议出售给独立第三方,对价约2.4亿港元。
9月9日,复星惟实基金减持中粮工科6%股份。以当日收盘价计算,套现约5亿元。同日,复星系还决定要大比例减持旗下永安保险股权,持股比例降从40.68%降至14.68%。
9月19日晚间,新华保险发布公告,复星国际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于9月15日减持新华保险2615.95万股H股股份,约占总股本的0.84%。
减持后,复星国际持有新华保险的股份比例由1%下降至0.16%,同时,复星国际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新华保险的股份比例由5.84%下降至4.9999%,按减持当日新华保险港股收盘价17.12港元/股来计算,复星国际此次减持可套现约4.4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03亿元。
减持风波
郭广昌的大手笔减持,引起了国内外市场的关注。首先是多个评级机构对“复兴系”评级的下调。
8月23日,穆迪将复星国际的企业家族评级调至B1,评级展望为负面。同时,穆迪将Fortune Star(BVI)Limited所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3下调至B1。
穆迪认为,复星在控股公司层面的流动性弱,控股公司持有的现金不足以覆盖未来12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务。穆迪也预计复星将扩大资产出售规模来偿还到期债务。
此后,9月16日,标普将复星国际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和公司的有担保高级无抵押债务发行评级从“BB”下调至“BB-”。
而在标普下调复星国际的评级之前,彭博社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国银保监会近期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集团的债务敞口。
几乎同一时间,网传北京国资委也要求北京市管企业梳理与复星集团的合作情况,不限于持有股票、股权投资、资金出借、工程承包、担保、商贸合作等事项,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形成书面报告。
连续的负面舆论,将“复星系”推上了风口浪尖。对此,郭广昌曾发文回复称,彭博新闻社的失实报道及侵权行为,已经严重地伤害到了复星。“本着对复星员工、股东、投资人负责的态度,我很遗憾但也很坚定地决定,复星将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
“复星系”的债务情况究竟如何?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复星国际流动负债合计3754.0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757.6亿元,负债合计6511.6亿元。
对此,郭广昌在9月15日的投资者沟通会上表示,公司账面显示的6500亿元债务是因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我们底下保险公司的负债,不属于集团的带息债务,也不需要集团为它担保”。
不过,从短期来看,复星国际一年内到期的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为1236.92亿元,但账面上只有1171.13亿元,现金未能覆盖短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