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从北京疫情保供,看零售业发挥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2-05-11 15:30 3.9w阅读

以实体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业不仅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仍旧是维护城市运转、保障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文 | 李睿奇

一座城市的物资流通体系,不仅是城市活力的生命线,更是千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基础保障。在新冠疫情带给现代化城市的考验中,对于流通体系的考验是关键。

2022年新一轮疫情发生后,“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是否充足?家庭是否需要囤货?成为普通人当下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担负保供责任的零售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在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下,如何盘活城市现有资源,合理调配,灵活布局,让城市的流通体系更能应对当下的需求?

自4月23日,北京市突发局部疫情以来,整个城市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部分消费者担心的供应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这背后,得益于政府有关部门,和以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企业积极进行政企联动,在疫情爆发初期,迅速做出判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保障民生供应。

在这场保供战役中,政府相关部门是最核心的指挥官,零售企业则是可以调动的重要兵马。当今天,市场在讨论以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企业价值几何时?我们看到,在国家、社会面临危机和困难时,以商超为代表的广大零售企业没有“贪利避祸”,而是积极奋斗在抗疫保供第一线,在保障基本生活、稳定市场价格、应急保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彰显了中国零售人的“义利观”,更凸显了零售业作为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的价值,它们的正常运转,对于保障供应、稳定民心有着重要意义。

 

一、北京保供进行时

4月23日,当北京市突发局部疫情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就迅速对批发端、零售端、货运端、末端配送方面,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首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确保供应和价格平稳。

一个城市的流通供应体系,其实是由多个市场主体共同组成,有大型批发市场、商超企业、便利店企业、生鲜电商企业,以及大型电商平台。它们在不同的区域、客群、时效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些企业都打造了自己的网络,而这些网络的叠加,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市供给网络。

北京新一轮疫情发生后,由于管控措施所需,城市被分为了不同的管控区域,这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适度调整相关供给策略。

在保障民生供给方面,政府相关部门相当于是保证城市的供给“总阀门”。

货源是首要问题。据北京市商务局消息显示,在批发端,商务部门通过强化货源组织,组织北京市新发地等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协调运销企业(大户)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积极调货进京,保证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源头供给充足。

而零售企业们要做的,则是灵活部署资源,根据市场需求把自己的阀门开到最大。

据北京市商务局消息显示,在零售端,要求物美、京客隆、超市发等重点连锁超市和京东、美团等生鲜电商企业提高蔬菜自采量,增加货源供给,保障末端供应稳定。新一轮疫情发生后,超市发、京客隆、物美等全市重点连锁保供企业日备货达到平常的5倍以上。(详情见:《北京各超市、生鲜电商平台加大供货量,保障物资供应》)



(疫情期间,北京各大商超增加货源供给,保障物资稳定)

针对市场需求旺盛的现状,各零售企业加强了“点对点”监测补货机制,采取每日多次配送、适时延长营业时间、自然闭店等措施,全力满足市民消费需求。例如,超市发总部人员全部下沉到门店和配送中心,组织员工24小时“连轴转”,加大配货。

充足的货源,让市场得以稳定。接下来,则是如何让这些生活必需品及时、安全的送达用户手中。

疫情发生前,人和货物是双向流动。居民可以线上下单等货上门,也可以去超市自行选购。这种双向流动的好处在于,避免人流和物流的挤压。靠市场的力量自发调节个体与整体的需求。但是,疫情期间,由于管控限制,原来处于补充地位的履约方式上门服务成为主流,保供企业面临着来自运力和货量的双重压力。

北京市商务局表示,针对部分电商平台短时间内因订单量激增,出现配送延时、无法下单等情况,要求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重点生鲜电商平台,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增加前置仓货物储备,增加线下配送人员,确保及时配送。同时,要求各区指导封控管控社区采取“线下集单,集采集配”等方式,组织线下超市、社区菜市场等保供企业积极与社区对接,采取多种方式,精准满足居民需求。

据悉,为方便居民买菜,目前盒马十里河店已启动“预约集单”配送服务。北京十里河、潘家园等临时管控区附近共计150多个小区,成为盒马首批被预约集单服务的小区,运行4天以来,配送服务区域效率是以往零散订单的5倍。

为应对近期的销售高峰,做好保供工作,疫情期间,部分商超企业也创新性地发展出许多新举措。

例如,物美联手顺丰速运开展短期阶段合作,保障供应。由顺丰临时组建10辆配送车,将物美的大仓物资装车发往物美各个门店,顺丰为物美提供车辆、人力等配送运力资源,从而缓解物美的配送有压力。

除了规模化的零售连锁企业,其实市场上还有许多基于社区的个体化社区店。在疫情之下,通过社区牵线搭桥,大连锁和小门店也屡屡牵手。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的腾龙家园社区,共有3525户、近5000人。为保障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腾龙家园社区充分发挥辖区自有超市的保供优势,帮助辖区内的两家超市与华冠超市建立起供销渠道。华冠超市每日将新鲜蔬果等物资运送至防控卡口,社区再组织超市人员到卡口将物资运进社区以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采购,同时帮助超市做好秩序维护,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到防疫保供两不误。

   

二、发挥民生基础设施的重要价值

我们看到,在这场城市保供战役中,以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业成为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力量。

一是,保供物资的核心是民生商品,涉及大批量生鲜食品。这些商品的仓储、流转运输、售卖是专业技术活。二是,零售业企业基于城市生活社区分布,提前布局了大量物流基础设施和门店网点,在整个流通体系中,这些物流网点和零售网点的投建、运转非一日之功。

北京防控疫情的保供战还在继续,但市场运行已相对平稳。这些在保供战役中出现的新做法,也进一步证明了零售业作为基础设施自身的进化能力。以实体商超为代表的零售业不仅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仍旧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此次北京疫情保供战役,再次证明了零售业的基本价值,特别是基于城市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商业和社区网点的重要性。而这也是成熟供应链流通体系的基础保障。

我们看到,在北京保供过程中,很多零售企业都没有仅仅局限于自身的能力和布局来调动资源,而是灵活运用了多方资源来重组自己的供应链。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前期布局的商业网点,就像是一个个桥头堡。当疫情的防控最终落实到以社区为最小单元时,这些已经存在的社区网点就成为充当保障物资供应的最后一公里驿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陈立平教授在CCFA发表的题为《社区商业:疫情下老年消费者的困境与出路》一文中曾表示,“社区商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发生时发挥着保障民生,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在此次疫情让全社会重新认识了社区商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应以此为契机,在疫情过后加快社区商业转型,推动商业与社区生活的结合。”

陈立平教授表示,“疫情中,社区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以及生鲜电商等线上零售的到家服务,为处于居家隔离和小区封闭中的居民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保障民生供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到家服务也为成千上万居家隔离的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支持。实践证明,以社区实体店为基础的到家服务是有效解决老龄化下空巢老人购物难的有效手段。零售企业和配送企业可以将到家业务的范围,从商品配送,扩展到对老年人的基本照看服务,能有效帮助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照看难问题的解决。”

好邻居便利店董事、总经理陶冶在接受CCFA时对话曾表示,“虽然超市业态面临巨大挑战,但是我依然看好能提供方便和多供应链运营能力的社区型超市——经过必要且痛苦的调整,社区生活超市(不只是卖货,还能提供服务)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设施和连锁化的新增亮点——只是需要企业确实能面对和解决直营多店管理以及复杂供应链的运营能力。”

由此可以看到,在社区布局连锁化网点门店的重要性。新冠疫情的发生,让社区这个行政单位被放在了大流通的视角下被重新审视。这也意味着围绕着社区商业的建设和完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而零售业在未来以社区为核心的商业体系中,仍旧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往期好文

✎ 收藏!实用生活服务业政策查询工具

✎ 同舟共济·砥砺前行丨购物中心行业的疫情影响摸底调研启动
✎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启示:依托县域商业 扶持特色农业

扫码下载注册 连锁APP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推出官方APP。“连锁”APP提供行业资讯、公益证书培训、论坛参会报名和同行在线交流等功能,是连锁专业人士必备的工具型APP。

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作者:CCFA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