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本土突围

乐居财经 2022-01-24 09:30 7.8w阅读

乐居财经 纪然 发自威海 近日,威海2021年的房企销量排行榜新鲜出炉,从项目成交金额TOP榜单来看,外地品牌房企占9席,市场占有率较高。毫无悬念,实力雄厚的全国性品牌房企依旧占据着主流位置。

看完这个榜单,我们在感叹外来地产大鳄强大的吸引能力的同时,也十分尴尬的发现,威海的本土地产企业只有三家上榜(威高地产、威海城投、信泰地产)。

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品牌房企已经不再独霸榜单,越来越多的本土房企开始活跃在榜单之上,甚至在夹击之中成功突围,跻身前十行列。

由此,不禁思考,多年楼市沉浮,本土房企似乎又“杀回来了”!

外来“强龙”强势入驻,霸榜威海楼市

近年来,由于一线城市拿地成本增加,不少大房企纷纷布局三四线城市。威海亦是如此,自2017年前后,迎来了国内多家实力房企的进军。

外来房企多“悍将”,在威海速生根发芽。恒大万达碧桂园、保利、万科、融创、富力、中海、海信中南、三盛、新城等等外地开发企业纷纷进入威海市场开发项目,足迹遍布威海五区两市的各个角落,并逐步蚕食掉本土企业在威海的市场份额。

假如6年以前,我们还可以说外来开发企业和本土开发企业之间勉强算是势均力敌、半壁江山的局面。而近年来,本土企业在地产大鳄们的多次“降维打击”之下,对威海市场的把控早已节节失守、力不从心。很多人会把品牌房企叫做威海房地产市场的搅局者。面对众多搅局者的围攻,本土房企很多都沦为“前浪”,消失不见。

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一线房企、品牌强企开始布局三四五线城市的时候,本土房企受挤压,甚至被淘汰,这是必然结果。

面对愈发残酷的市场竞争,日益逼仄的生存空间,难道威海本土房企真的要集体哑火?

本土“地头蛇”逆势突围,发起“土地保卫战”

实力房企的角逐,对楼市格局的影响及改变,不言而喻。不过,威海市不少开发商人士客观评价这一现象:“这些房企的到来在对市场产生冲击的同时,也推动着威海本地地产开发水平及地产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面对外来大鳄的强势进攻,本土房企并没有沉默和畏惧,而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大破大立,踏上守城之路。2021年开始,威海本土房企在土拍现场频频现身。

那么,为何本土房企突然集中发力,进入发展的上升期呢?

2021年,除了三盛和迪尚联合拿地三盛迪尚璞悦府地块外,威海土地市场几乎清一色的本土房企补仓,这与前几年大咖频频进驻和再扩张的情景相比,今年威海土地市场确实稍显落寞。

不过,从2021年威海房企拿地总额排名top10中,可发现大半为国资系本土房企,其中威海高新控股集团名列榜首,旗下两家子公司共拿地17宗,总成交金额16.3亿元。

其实,威海国资系房企频频进场拿地,在国内并非个例,这既是因为三条红线引发的民企拿地谨慎,也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所在。近期,受市场调整和房企资金压力增加影响,土地市场频频遇冷,各大房企拿地态度不复往日踊跃,寒意尽显。当然,土地市场降温,对于本土房企而言,也正是低价补仓的好时机。

暗自努力悄悄拔尖,本土房企圈粉无数

本土房企的发力不仅仅呈现在土拍方面,也有部分本土房企选择强强联手,与外来房企联手打造精品项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来共谋发展,比如:万科威高翡翠公园、金猴龙湖天璞、三盛迪尚璞悦府、万科威高璞悦山等等项目。

并且相对于外来房企批量“复制+粘贴”,风格过于重复化,本土房企在产品塑造能力上却有它们的独特之处。由于多年扎根威海,经验、资源丰富,更懂威海市场的特性,深刻洞悉当地老百姓的喜好和需求。本土房企采用量身打造,在产品设计和规划上更贴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因而实用性更强。

如果说在6年前,你或许可以明确地说出外来房企及本土房企之间的优势与不足,或许还可以找到几个特征明显的形容词。当时间来到现在,你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优劣势界限正不断地模糊化。一直以品质生活打榜的外来房企,正在被追赶;本土房企亦开始用高端品质逐渐夺回威海市场,不断向大鳄看齐。

所以,品牌房企的进驻,对威海本土房企来说未必不是一种鞭策,毕竟“闭门造车”永远难以进步。尽管外来大鳄的扩张之势不容拒绝,而威海也早已不仅仅是本土房企们的威海。

小编想说的是,对于威海广大购房者而言,房企角逐其实是件好事——至少,我们在买房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你说呢?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