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物管 2021-07-20 13:27 6.9w阅读
由克而瑞物管主办的「2021物业服务力峰会」已经圆满落幕。现场,来自政府、协会、物企、开发商、金融机构、上下游产业链等领域的30余位行业领袖分享了他们的最新思考与实战经验,300多家企业代表、近100家媒体齐聚现场,共同探讨当前物业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与解决方案。此外,克而瑞物管也于现场发布了「2021物业服务力系列测评成果」,为物业行业树立了服务力风向标。
从本期开始,克而瑞物管将对现场嘉宾的演讲干货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以期对于物业行业的探索与实践有所启发。
云智易作为一个专业的服务商,今天我以自身专业视角来聊聊大家所关心的服务力和运营力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特征或问题。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云智易,云智易从2014年开始一直专注于空间的智慧物联平台建设,我们服务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围绕地产及地产延伸板块,包括物业、产城等服务相关的空间领域里的智慧物联场景应用和整个物联平台的建设。覆盖场景包含住宅家庭场景,又包含了商业、文旅、产城甚至部分城市服务等物业拓展业态中的场景。物联平台建设的核心在于把线下空间进行数字化整合,进而去辅助我们的核心产品,也就是我们今天提到的服务和运营。
除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均已出现在很多物企的战略定位之中。在TOP20的物企里面,科技的投入一半以上都是和智能化、物联网相关的。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从资本层面、战略层面还是业务层面,物管企业都对AIOT给予了高度重视。接下来,我将着重从物业企业物联网建设的五大特征,即多业态、规模化、标准化、ROI测算和多边平台化,来展开分享一下AIOT投入、落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多业态与规模化
首先,是我们的多业态。前面很多嘉宾都谈到了多业态,即大物业的拓展。关于多业态我们必须明晰:差异性诉求应成为关注重点。如今物联网在整个物业场景中的应用已经不局限于住宅了,不同业态下对于物联网在智能化建设上的诉求也会有变化,所以不同场景的差异性诉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点。
其次,规模化。由于原来的物业行业相对分散,但当前大规模的扩张,一方面扩张带来了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行业结构性的改变,这使得大家对物联网落地提出了新的需求。
此外,在规模化和标准化过程中具体落地时,大家可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是ROI测算。今天早上有嘉宾疑惑他们到底是需要2-3年收回成本,还是8-9个月收回成本。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个项目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同,整个落地智能化的建设也会有差异。
今天所有的平台企业、物业企业大都是以平台化进行建设的,在这个过程中,它所需要匹配的能力是什么?
从多业态层面来说,核心是降本、增效、提升服务。但是在具体落地过程中,每个业态、每个场景的需求点又是有差异的。住宅整个体系、标准化、服务的流程,与商业、医院和学校都是不同的,它们对于智能化的建设的专业性要求和管控力度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至于不同业态的差异性或者主流的需求会有哪些,我可以借助案例进行分享。
案例一是我们与某头部物业集团合作的存量社区改造。对存量物业智能化改造也并不是一个新鲜议题,之所以今年仍然拿这个命题出来分享,是因为我们要谈的不是它建设了哪些场景本身,如今社区里面做智能化建设会有哪些场景大家都耳熟能详。我们之所以拿这个点出来分享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核心在于这是一个真实的项目。它是2018年上线的,到今天为止三年了,一直稳定运行,这是一个集团型的项目,在全国仍然有很多的项目在接入、迭代运行。其次,在这个项目里面,我们在这个期间进行了三次的系统升级。系统升级的核心有两点:第一,对其本身的传感速度不断的迭代、改造;第二,在这个过程中,匹配服务标准化下也要不断进行迭代。在三年的运行时间里,我们几乎差不多每个月、每两个星期就会有一个对应的服务报告,核心目的是和它线下的服务流程能够吻合在一起。截止到目前,这个产品每年可以帮助项目节约20多万的成本。
另外,还想分享一个多业态的案例,这是一个复合型的文旅集团,它包括酒店、商业、文旅等业态。从集团的角度需要对旗下30多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进行集中的管控。集中管控遇到的难题在于我们要根据各个不同项目实际状况去进行整体化的架构。此外,不同业态里所需要的功能点有所不同,比如对于乐园的设备设施安全监管的级别程度,和住宅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落地过程中由于它本身的系统数量非常大,再加上其他的乐园型的设备的话,项目整个设备数量和规模都非常庞大,这与我们原有的存量住宅的建设逻辑是不太一样的,基本上在开业后的一个月内必须要完全完成平台建设,并且要求在实际的经营系统中进行落地。所以对于平台本身、业务层面的理解以及实际落地的速度都有非常大的挑战。
以上多业态的案例中,不同场景对于智能化建设的需求从根本上讲都是安全、降本增效以及提升服务力。但是从实际的业务执行上,不论是它要揭露的数据还是它要执行的业务流程都是有差异性的。从产品角度来讲,大部分的物业没有只服务某一类物业的,它都会有跨业态服务业务。所以如何能够在进行项目承建的时候、项目接管的时候,快速配置符合企业业务流程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需求点。
在智慧化过程中,当前客户向我们提出的需求主要就是如何能够使规模化建设快速落地。规模化建设中应尽可能利用好存量数据,将其重新梳理和智能化,使得它能够快速覆盖今天我们实际场景智能化管理中的诉求。例如,我们一个客户大概有200多个项目,我们用时两个月对其中100个项目进行梳理,并进行批量化的智能视频落地。并基本上达成我们的预期实现全部视频上云。视频上云的方式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可能采用专线的方式;第二个可能采用一些安防厂商平台的方式。而我们采用物联网的方式能把刚才提到的视频重新上云。对于规模化而言最大的困难其实是时间和成本。所以在时间和成本上,我们一方面从技术角度入手;另外一方面,从业务层面来说优先考虑刚性场景。如果我们从价值观上能加入长期主义的思想去看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也会有下一步不同的做法。
标准化
接下来我谈谈标准化,标准化主要指设备管理标准、设备对接标准、项目建设标准、系统运行标准以及服务流程标准。整个标准化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整个体系智能化的建设前置到我们的开发商、后置到我们服务商、供应商的整个的体系以及服务人员的标准中。随着大家规模的增长,管理本身需要标准化是由来已久的命题,如今在智能化落地上我们也同样在谈标准化。我们在做每一个项目落地的时候,也会把一整套体系和客户已有的服务流程进行匹配。在项目体系中,智能化落地并不追求全量智能化,可能是垂直线条的智能化,或者按区域进行项目落地,我们会基于标准化项目实施并落地建设体系,从而促进项目的批量化落地。
另外,系统运行标准和设备对接标准、项目建设标准也是匹配的,由于把它纳入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过程中,所以大家对ROI的测算是前所未有的追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只有从业务方角度关注这个事情的投入产出比,这个事情才会成为你的生产力,我们很怕的是这个事情仅仅停留在IT部门,它没有办法成为对应的生产工具或者没有形成底层的逻辑。
物业企业物联网多边平台化建设特征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的物业公司在建设的整个物业的平台,从本质上都可以认定成是一个多边平台。在进行物联网建设、服务客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我们整个物联网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面对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过往我们面对的角色非常简单,就是IT部门或者工程部门,但是今天我们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就会非常多,除了本身的业务方,要考量到我们业主的体验。甚至由于我们对接的是一些大业主,还必须要考虑大业主员工的体验、员工的构想、员工的评价、员工在平台上的沉淀。此外,我们可能面对众多的供应商,我们之间更多是合作生态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买卖关系。要把这些在一个多边平台沉淀下来,并且构建自己的数据和生态体系,已经成为我们服务物业客户的重要命题。多边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找到核心阻力,并且歼灭它;其次需要沉淀自己的数据护城河。如今客户向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的科技企业沉淀自己的数据、生态,并且帮助他们拓展联盟企业业务,这些诉求也印证了物业企业物联网平台是一个多边平台。
最后,我们在协助客户平台建设中致力于根据客户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输出,我们建议客户采用不同的逻辑去建设自己的物联网平台。物企在平台建设中要考虑以下三点:首先,构建自己空间的智慧物联大平台,这个平台将能快速帮助你去沉淀自己的能力和快速发展自己不同场景的业务;其次,考虑不同的应用场景,这能快速帮助你落地,并把这个作为一个能力去输出;最后,在对不同场景落地时,要能够符合业务进行配置。总之,我们核心目的,是希望通过我们的生态、技术能力,为大物业在智能化、AIOT建设赋能,从而助力物企沉淀自己的数据,进而获得自己未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来源:克而瑞物管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