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深
5.67W人关注
穿透表象,看清本质。
进深News 展浩博 2021-01-15 21:34 9.6w阅读
足球俱乐部更名浪潮,或许给开发商借势撤离足球带来契机。不过,房企想抽身而出也并不容易。
乐居财经 展浩博 发自北京
“8年青春早已不再,热血难凉但不奉陪了,未来各自安好...”石家庄永昌足球队宣布迁址更名的微博下,一条评论这样写道。
这家昔日中超豪门历经数年沉寂,最终得以委身沧州政府。1月15日,石家庄永昌球队,正式更名“沧州雄狮”,队址亦将从石家庄迁往沧州。在不少永昌球迷看来,此次永昌迁址更像是女儿出嫁。
永昌球队背后大股东为永昌地产,此次牵手沧州政府,也是开发商联袂地方政府投入球队建设的一次范例。而促成此事的契机,要源自一月前,足协一纸球队队名去企业化的通知。
更名通知在球坛正掀起轩然大波。要不要更名?也成为2021年伊始,摆在中超球队面前的头号问题。而与国足密切捆绑的地产商,更是首当其冲。
队名,象征着历史与荣耀,在不少球迷心中堪称信条般的存在。如今,信条既要改弦更张,难免一石激起千层浪。
坦然接受者,如恒大、富力,两队均已确认更名;抗议申诉者,如国安、建业,要求捍卫原名;亦有摇摆不定者,在更名与否间左右斟酌……
如若说,球队更名对热情高涨的球迷带来的,更多是信仰冲击的话,那么俱乐部股东面临的则是实打实的金钱冲击,尤其是开发商背景的球队,其投资价值将大打折扣。
商业冠名、品牌露出……足球队名中蕴藏的商业利益繁多。在这场名与利的纠葛中,球队一旦更名,对开发商而言,投资球队将成为一笔令人头疼的经济账。
足球上“名”与“利”
“中超球队一年的资金投入少说5亿起,球队股东可以从上市公司列支品牌冠名费,用以赞助球队。而如果球队更名,不再与品牌方相关联,那么这笔费用将以何种名目列支呢?”一位中超球队负责人对乐居财经表示。
在他看来,如果球队更改为与品牌方不再相关的名称,上市公司无法再以品牌赞助形式支持球队。此种情况下,上市公司每年再拿出数亿资金投入,将是对股东不负责任。
这番“更名后钱从何来”的言论,其实是基于中超球队目前的生存处境。
据了解,中超俱乐部股东多为有开发商背景的上市公司。如恒大淘宝,大股东恒大地产,背后上市公司对应中国恒大。
上市公司以品牌赞助形式支持球队,此项支出可列为品牌赞助费用一项,对于中等规模的房企,这一做法颇为常见。除此之外,规模较大的开发商,还可通过供应商渠道,实现对球队支持,如场馆建设方、水泥提供方都可通过供应商采购等名目列入支出。
可见,对于规模较大的房企而言,为球队资金输血,财务可腾挪空间远大于中等规模房企。而这或也是恒大淘宝等大型球队坦然接受更名的原因之一。相较之下,建业等中等梯队球队更名与否则颇为艰难。
尽管醉心足球的地产大佬比比皆是,可在足球这门烧钱的生意上,他们同样需要三思。很少有人能将无利且需起早的生意,长期坚持下去。去年初,王健林的万达不再支持大连一方球队即是典证。
2018年,万达在未获取大连一方足球俱乐部股权情况下,开始对球队资助。两年时间内,万达对一方球队投入数十亿。按照王健林对足球的热爱程度,此番行径大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之路上一定有我”的豪迈风范。
直至2020年初,这一“义举”戛然而止。万达一纸公告,宣布不再以当前形式支持大连一方。
在声明中,万达颇为委屈地提到,“由于种种原因,万达至今未获得一方足球俱乐部股权,甚至连俱乐部账户都不能使用”。
支持一家既没有万达品牌露出,又没有实际股权的球队,显然不是件划算的生意。而这两点其实也切中了国内多数开发商投资足球的背后初衷。
一是球队名称与自身品牌的合二为一,带来的巨大品牌曝光量;二是拥有球队实控权,以球队为媒介建立品牌美誉度,并与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关系。后者给开发商带来的额外实际益处,更是无需多言。
而足协的更名通知,则将深刻触动开发商这块名利双收的足球奶酪。通知中,最为核心的当属第三条:俱乐部名称中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控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也不得使用与上述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相似或近似的汉字或词组。
足协这招大杀器,足见其意图球队去商业化、去企业化的决心。而这也意味着开发商将被强制进行二选一,“名“与”股“已不可兼得。
“足球”热情减退的房企们
不过,足协这打破原有格局的一招,却让本就政商博弈色彩浓厚的国足格局更显微妙。更名引发的退股,或许恰恰迎合了开发商退出足球的心思。
去年,万达不再支持大连一方球队、宋卫平彻底退出浙江绿城球队,被普遍视为地产商从足球撤退的信号。
在地产行业下行的周期下,足球虽能带来品牌曝光,不过相对真金白银的烧钱,收益比已大打折扣。加之地产行业持续去杠杆,信贷收紧背景下,房企精打细算过紧日子亦成常态。何况如今球队更名背景下,对开发商而言,品牌曝光亦不可得。
如此一来,开发商从球坛撤退,势必掀起一波浪潮。正如前不久一位地产大佬预测,“2021年地产行业老板在中超足球上投入一定会大大减少,对体育行业的投入可能会转移到其他领域,比如马拉松。”
更名令下,中超球队已经纷纷展开动作,开发商撤退足球也已初露端倪。1月12日,山东电力将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40%股权转让予济南文旅发展集团,至此济南文旅发展成为泰山队新任大股东,而球队亦已确定更名为“山东泰山队“。
1月15日,陪伴球迷8年之久的石家庄永昌球队也落下帷幕,永昌球队大股东永昌地产集团与沧州政府签署合伙协议,球队自此更名为“沧州雄狮“,并将迁往沧州。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永昌地产与沧州政府签订的更像是一份“对赌协议”,若两年内沧州雄狮得以重返中超,则沧州政府将对球队给予一定奖励;反之,球队运营费用仍将由永昌地产承担。
除此之外,其他中超豪门的更名事宜亦在密集展开。恒大淘宝更名为广州队,绿地申花更名为上海申花,天津泰达更名为津门虎,广州富力更名为广州城……而中赫国安因球迷誓保“北京国安队“招牌,后续二股东中国中信集团或将进行股权划转。
按照建业球队管理层计划,河南建业有望与洛阳市政府展开合作,未来或更名为“洛阳龙门“,不过此事球迷激烈反对是一面,地方政府接洽能否顺利进行,仍是未知之数。
足球俱乐部更名浪潮,或许给开发商借势撤离足球带来契机。不过,房企想抽身而出也并不容易。
一来,维持一支球队运营,年均动辄需要数亿、数十亿资金覆盖,具备此资金实力者寥寥;二来,根据足改50条中第11条,提倡球队由政企、个人多元投资的要求,对于经济实力不强的地方区域,房企想找政府接盘,亦非易事。
1月31日,是足协给各球队申报更名的最后期限。彼时,中超球队更名将尘埃落定。不过,对于球队背后的多数开发商而言,更名令一出,球队俨然已成“烫手山芋“,如何从球坛善退?或将成为考验房企老板的一道多元命题。
来源:进深News
作者:展浩博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