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物业K线

专注物业上市公司解析。

恒大物业64天闪电上市背后的三个数字

乐居财经 2020-11-24 08:57 1.3w阅读

上市进程想慢都难。

恒大物业64天闪电上

乐居财经 范慧茹 发自合肥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恒大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标准化运营的综合物业服务龙头企业。”胡亮言语间充满了自豪感。

递交招股书仅54天,恒大物业于11月22日召开上市媒体发布会,宣布将于12月2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出席此次线上发布会的是恒大物业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胡亮、副总经理王震和安丽红。

股份代码6666.HK,23家豪华基石投资者助阵,上市进程想慢都难。

23家基石投资者助阵

乐居财经从会上获悉,本次基础发行规模约为16.2亿股,其中包括50%新股和50%旧股,总发行规模占公司发行后股本的15%,在基础发行以外还会有标准的15%超额配授权。香港公开发售和国际配售分别占本次发行规模的10%和90%。

本次发行的价格区间为每股8.5港元至9.75港元,共有23家基石投资者提前确认参与本次发行,以价格区间终端计算,既是投资者合计将认购约7.9亿股,相当于总发行规模的48.7%。

华泰国际、瑞士银行、农银国际、建银国际、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为本次IPO的联系保荐人。时间表方面,香港公开发售将于明天11月23日上午9点开始,直至周四11月26日中午12点结束,公司的股份预计将于12月2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

会上,恒大物业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胡亮对公司情况做了简要介绍。恒大物业集团成立于1997年,截止2020年的6月30日,已经布局覆盖超过200国内280个城市,已经签约,并且服务项目1354个,合约管理面积为5.13亿平米,在管面积为2.54亿平米。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95.5%

在答记者问环节,就恒大物业过去三年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在未来能否持续的问题,恒大物业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安丽红表示,力争净利润维持在行业领先的水平。

她首先解释了集团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一就是业务持续的在增长,然后带来的规模效应。每年有大量的物业费单价较高的优质项目的增加,确保了公司收入更加持续且稳定。

主要表现在管面积,从2017年的1.38亿平方米,增长至2020年上半年2.54亿平方米。物业管理费的月度单价是从2017年的2.05元,提升至2020年上半年是2.22元,车位管理费2020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是3.65亿元,完成了2019年95.3%的业绩,有效的摊薄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第二方面就是完善了标准化的管控体系,推行一个标准就可以覆盖全国的项目,确保品质的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效能的提升,同时也优化人力成本结构,恒大物业的人工成本也在逐年的下降。物业行业的特点是轻资产,管控住了成本,就是降低了综合成本。同时她表示,恒大物业也在简化决策流程,严控成本费用的开支,提升管控效能,然后来推动利润的增长。

第三点是积极的采用科技赋能手段管控项目,力推降本增效措施,提升整体的利润率。

第四是在优化业务布局,力推社区增值服务的业务的发展,收入从2017年的5.7%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11.1%。2020年上半年实现的收入是5.1亿,接近2019年全年的水平,毛利高达65%,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第三方收入占比64.1%

就母公司依赖和收并购问题,管理层解释,首先,恒大物业作为恒大集团下属的集团公司,是单独独立运营的,过去可能更多的是专注于管理已有的项目,虽然多数是源自于母公司所开发,但是项目实际作为物业管理行业来说,项目实际在交付之后,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千家万户的小业主本身。

以整体的收入来源统计的话,从2017年到2020年的上半年,恒大物业来自于独立第三方的收入占比,从原有的55.8%增长到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4.1%,那独立第三方的收入占比是不断持续的在提升的一个过程。

相应的来自于母公司的这种关联收入部分,是逐年在下降的一个状态。管理层强调,恒大物业整体的收入结构本身就是在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

第二个方面,管理层透露,恒大物业从2019年开始,其实已经开始关注对外的拓展以及收并购市场,在今年的6月份,也正式成立了投资拓展团队。在成立投资拓展团队之后,恒大物业的项目外拓以及对外的收并购方面,整体的进展也非常的迅速。6~9月份,已经完成了有5家区域型的独立第三方物业公司的一个收并购的工作。总的在管面积大约为772万平米左右。

在上市之后,公司也会将持续的加大力度,在第三方的对外拓展,以及相应的对外收并购的一个策略方面,加强整体的工作力度。

同时,上市募集资金用途,计划65%左右将用于对第三方公司的收并购工作,管理层表示,相信随着以上的相应举措持续的进行,恒大物业源自于独立第三方的管理面积部分将实现逐步的增加。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 本文著作权,归乐居财经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任何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本文内容;经允许进行转载或引用时,请注明来源。联系请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或点击联系客服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