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德勤中国:数字化时代来了,车企如何打赢这场仗?

未来汽车日报 36kr 2020-07-03 17:49 599阅读

编者按:本文来自36氪「 未来汽车日报」,(微信公众号ID:auto-time),作者:程潇熠。

来源:一汽红旗官网

作者 | 程潇熠

编辑 | 吴岩

难以逆转的新四化转型浪潮已至,正如戴姆勒在最新裁员声明中所说,“汽车行业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变革之中”。

戴姆勒乘用车的研发成本从4年前的80亿欧元飙升至14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94亿元);大众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及数字化领域4年投资6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646亿元);奥迪计划近4年投资约3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892亿元)。

以燃油动力为中心构建的整个汽车产业链,不得不寻找电气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安身立命之法。

7月1日,德勤发布最新报告《智能网联时代,车企如何打赢数字化之役》,深入解读传统车企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到底该往哪儿走,以及怎么走。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令坤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汽车行业价值属性的转变,对企业的能力及组织形式提出新的要求,这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而言是考验,也是难得的机遇。

智能网联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

“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共识,智能网联则是是汽车行业数字化的载体和加速器,对于车企而言,谁掌握了智能网联的新极点,谁就能打赢这场数字化之役。 

“车联网是整个汽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启动按钮”,周令坤表示,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整个行业的价值链向移动出行生态转型,包括采购、运营、产品在内的整个汽车制造业开启数字化转型。

5G商业化落地,则将显著提升车联网大数据的处理与挖掘能力,帮助产业实现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人车生活等复杂的应用场景。

车企早已嗅到5G机遇。

去年4月,华晨宝马完成了其在沈阳生产基地的5G网络建设,并启动示范应用项目,成为全球首家将5G技术用于汽车研发及生产的车企。广汽新能源旗下新款SUV车型Aion V搭载华为巴龙5000 5G芯片,将拥有5G+V2X智能通讯系统。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的Sharing-VAN正式量产下线,号称是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研发的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

德勤中国管理咨询总监刘宇瑞在对话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有三个核心要素:智能交互、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目前车企切入智能网联主要有三种路径:

第一种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做法,主攻智能驾驶技术的产品研发,主打科技感和性能硬指标。第二种是从网联服务切入,卖点是提供互联网生态服务,包括上汽荣威在内的中国自主品牌主要走这条路线。第三种路径以蔚来理想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使用居多,是以用户思维导向研发智能座舱。

5G核心能力及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场景 来源:德勤中国

“中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未来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周令坤表示,中欧美2017年的发展水平大体一致,但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智能互联汽车、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规模将远超欧美。

中国电动汽车、智能互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趋势 来源:德勤中国

德勤中国预测,未来的3-5年,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至2030年,中国在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到3000万辆,位居世界第一。

刘宇瑞表示,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公司、ICT企业、通信及科技类企业都会参与到智能网联这个复杂的生态体系中,这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需要深度融合,未来的市场话语权及利益分配将很难平衡。

“现在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还不是特别清楚”,刘宇瑞坦言,目前智能网联产品及功能定义不是很清晰,运营数据变现的内容并不多。

挖掘用户价值的黄金时期

汽车与互联网联姻,“快鱼吃慢鱼”的互联网行业厮杀“潜规则”也被带入了汽车行业,时间窗口的重要性开始凸显。

周令坤表示,类比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共同推动用户规模快速增长,应用场景随之爆发并逐渐成熟,用户价值得以深度挖掘。但考虑到汽车更换周期长、单价高,场景的爆发与成熟可能存在滞后性。

言下之意,车联网场景成熟的三个重要前提是:智能网联汽车普及、5G/V2X基础设施完善以及车联网用户数量积累到一定规模。

德勤中国预计,到2025年-2029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将迈入第三个阶段,是通过用户运营挖掘用户价值的黄金时期。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展望 来源:德勤中国

同时,自2018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速逐年放缓。很多车企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价换市”,平均单车销售利润从2016年的8.3%下跌至2019年上半年的6.4%。这使汽车生产制造的利润受到严重挤压,在整个汽车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价值占比逐年下降。 

周令坤认为,广大车企应该紧抓智能网联的战略机遇,革新价值创造方式,由单纯销售产品向“产品+服务”的模式转型,挖掘后市场利润空间,积极探索新服务、新模式,并通过数据反哺产品正向研发与全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构建行业竞争壁垒。

中国未来汽车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 来源:德勤中国

“主机厂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停留在IT等基础设施的升级,引入数字化工具,或建立单独的数字化部门,而是触及到企业研发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整车开发模式、供应商关系重建、搭建新的生态体系等。” 

因此德勤提出,传统车企的价值中心应逐渐由硬件生产型企业,转变为以软件研发能力为核心的汽车科技公司,开发模式也要由传统的瀑布型开发模式逐渐向敏捷式开发模式过渡,并践行“双钻模型”产品开发方法。

按组件顺序推进的瀑布型开发模式vs.以快速迭代为核心的敏捷式开发模式 来源:德勤中国

在敏捷开发模式下,管控方式应该扮演指南针的角色,确保前进的方向正确,但同时又不对细节进行过度干涉,也就是从传统的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调整为目标与关键成果法(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 OKR)。

在此基础上,跨行业合作将成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汽车开发新模式。

今年6月,梅赛德斯奔驰与宝马中止合作后,立马与芯片巨头英伟达达成合作,共同研发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沃尔沃也宣布与自动驾驶头部公司Waymo进行合作。北汽与滴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布局自动驾驶产业落地。

传统开发模式下的KPIvs.敏捷开发模式下的OKR 来源:德勤报告

对于历史悠久的汽车企业来说,要实现转型并非易事。因此,德勤认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参与者应当遵循行业发展的规律,审慎选择适合企业状况的战略发展路径,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的转型。这不仅关乎数万亿美元的商业回报,更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存亡。

未来汽车日报

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作者:36kr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