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内陆自贸改革的“双流示范” 按下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加速键”

金融投资报 金融界 2020-06-19 00:22 626阅读

  3年前,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3年来,在这个涵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双流园区和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三大功能板块,“不靠海,不沿边”的自贸改革“试验田”里,结出了总额超1514亿元的外贸硕果,更凭借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完成了287项改革试验任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87个,缔造了“平均每4天一个”的内陆自贸改革“双流示范”,为双流航空产业发展汇聚澎湃动能,按下了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的“加速键”……

  ■本报记者 彭江

  重点聚焦 高端航空产业的生态圈

  今年5月18日,总投资6亿元的四川航空APU保税维修项目,在双流开工建设。项目瞄准全球民用航空动力装置MRO高端领域,打造国内波音、空客、商飞窄体飞机配装航空动力装置专业维修基地,积极抢占航空维修高附加值、高技术产业链的战略制高点。项目的开建,只是双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撸力打造中国航空经济之都的靓丽身影。

  近年来,双流区聚焦航空主导产业、头部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航空经济产业体系,打造集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跨境贸易、航空金融、航空总部一体的航空产业生态圈。具有市场竞争力和产业集聚力的高端航空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2017年10月31日,剑指亚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全球第一家目前唯一一家获得CFMI授权的CFM56发动机维修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落户。该公司目前已承接维修飞机发动机391台(其中境外145台),完成交付274台,收取维修费用66.12亿元。

  2019年5月24日,四川省首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双流壹号”在双流国际机场成功交付,填补了四川飞机租赁空白,产业规模超10亿元。据估算,未来三年内,双流自贸区内融资租赁进口飞机需求将上百架,进口货值将超过400亿元。

  2020年4月30日,双流航空经济网络推介会上,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双流自贸区内新签约引进航空核心产业、关联产业亿元以上项目45个,包括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校验中心西南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西南总部及研发中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大数据基地等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约1371.42亿元。2019年区域实现航空主营业务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14.8%,税收达30亿元、同比增长17.2%,创历史新高。空港口岸进出口货值4729.1亿元,约占全省70%,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双利自贸区的“蓝天”优势愈发明显:3年来新开国际航线29条、累计达128条。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万人次,跻身全球最繁忙机场30强。

  集航空运营服务、航空制造维修、航空物流、跨境贸易、航空金融、航空总部一体的航空产业生态圈正在迅速形成,助力中国航空经济之都建设快速成型成势。

  强劲赋能 自贸改革的“双流速度”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1398.2亿元,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国20.5个百分点。业界认为,拥有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和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七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口岸)的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功不可没。

  成绩的取得,更是自贸改革为区域发展的强劲赋能。凭借着“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自贸精神,双流自贸实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全力打造营商环境优越、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创新创业活跃、产业基础雄厚的内陆自贸发展引领示范区。

  “双流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挂牌后即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自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双流自贸试验区管理局,设立了投资体制组、简政放权组等8个功能组,构建了“1 + 8 + N”的自贸工作推进机制。”双流自贸试验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聚焦空港城市特征、航空产业特色和企业需求痛点,推进改革试验,共完成145条共计287项改革试验任务,形成特色创新案例共计87个,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双流特色的改革经验、创新亮点,开创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全省“首创”。

  比如:在全省率先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航空口岸7×24小时通关保障、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中西部率先实施;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力推“综保区保税维修批区域”重大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低空空域管理试点改革,并设立全国首个低空协同管理运行中心;首创的空铁联运“一单制”改革和冰鲜三文鱼“两段准入”监管模式纳入第六批全国复制推广部委候选案例;首创的“四个转变”政务改革在全国复制推广……创造了平均每4天推出一项创新举措的“双流速度”。

  暖心服务 自贸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软实力。营商环境好坏,企业感受最深。

  “上午提交材料,下午就拿到了证”,说起在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办证经历,成都国铁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就曾点赞,“以前,随便在哪儿办施工许可证,至少都要等半个月左右时间,没想到现在双流只要三四个小时,真是太快了!”

  据悉,自启动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双流区以制度创新为突破,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双流自贸试验区首创 “四个转变”政务改革模式,全力打造“企业专项服务自选超市”,使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一次就好”、“一站式”完成,该模式在全国获复制推广。

  去年,双流自贸试验区还出台28项优惠举措,设立空港自贸企业服务中心,全省首推双流服务“一码通”、“一册通”,打造“企业幸福中心”,实施集群注册“0”元托管服务、企业住所申报登记制等系列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

  三年来,双流自贸试验区率先设立西南首个“一带一路”法律联盟和商事调解中心,引进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等专项服务机构20余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企业咖啡时”等活动,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去年以来,双流区在成都率先创新实施产业功能区“局区合一”行政体制机制改革,为产业功能区赋能扩权,推动形成“领导一肩挑、管理一体化、办事一门清”长效工作机制。315项省市区审 批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

  为让自贸红利真正落地惠及区内企业,双流自贸试验区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政策支持。截至目前,争取到国家支持四川自贸试验区差异化先行先试政策9项;争取到国家级自由贸易试验区等13个国家层面重要开放平台载体。

  此外,双流自贸试验区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政策文件达25项,为双流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的优化打造提供了遵循,让双流自贸试验区的先行先试走在四川省的前列,为产业发展和吸引企业落地提供了支撑。去年,双流区获评“中国营商环境百佳试点县(区)”。目前,双流区在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中的排名已跃升至16位。

  双流区相关人士透露,今年双流还将做好“三文鱼两段准入”通关模式等2个案例全国复制推广工作;继续深化探索跨关区保税维修等改革试验;力争新开国际货运航线2条;推动国产ARJ21飞机集群化租赁项目落地,促进航空租赁规模化发展……

  自贸改革创新精彩不断,中国航空经济之都正在加速崛起!

来源:金融投资报

作者:金融界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