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签约外资项目81个、总投资137亿美元,从首场“云上”浙洽会看浙江机遇

北国网 2020-06-17 15:35 5365阅读

  短短6天,签约81个外资项目,总投资137亿美元!6月9日至14日,第22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也是首场“云上”浙洽会,收获累累硕果,签约项目金额与去年基本持平。与之形成呼应的是,浙江一季度利用外资的数据实现逆势增长。

  在全球投资意向低迷的大环境下,为何浙江利用外资不减反增?这些外资的到来,对浙江应对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有怎样的影响?随着国外疫情持续蔓延,接下来的稳外资形势或许更加严峻,浙江又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浙洽会上对话了不少刚刚落户浙江或加码浙江的外资企业负责人,从他们的口中探寻答案。

  项目量增质升

  外商踩准转型升级节拍

  “立足海盐,打造‘中国氢谷’!”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目标并非出自某位地方领导之口,而是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冯燕在浙洽会开幕首日提出的。当天的开幕式上,该公司在嘉兴海盐总投资10亿美元的氢能源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不仅仅是美国空气产品公司,有一批外企不约而同地踩着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节拍,瞄准了大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5G技术应用等新兴领域。

  作为我省氢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示范试点城市,嘉兴已拥有“德燃动力”等一批国内知名的氢能源相关企业和投资百亿元的氢能源汽车产业园,具备了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冯燕早就摸清了嘉兴氢能源产业的“家底”。她说,此次美国空气产品公司项目落户嘉兴,将帮助嘉兴补链强链,加速形成从氢气制储运、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系统到氢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绍兴滨海新区成功将一个投资4.3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揽入麾下”——一个半导体设计产业平台项目。“从项目投资总额来说,4.3亿美元不是这批签约项目中最大的,但对绍兴乃至浙江半导体产业发展来说,其意义非比寻常。”省商务厅外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尤其对于正加快引进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绍兴,这样的平台项目正是他们当下所亟须的优质项目。

  带来真金白银,更将产业链中高端环节落户在浙江,为何外资这么青睐浙江?原因就是:他们都看中了国内的大市场和浙江产业链配套能力。

  “气体产品不易运输,因此我们需要在靠近气源地的地区投资项目。”冯燕说,美国空气产品公司在长三角区域既有重要的气源地,也有巨大的气源市场。因此将项目落户海盐,对他们来说不仅是投资浙江,更是投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未来。

  浙江在产业配套上的显著能力也是吸引外资的重要砝码。刚刚在浙洽会上签约了一个大健康产业平台项目的正创集团执行董事、副总裁翟超告诉记者:“我们在全国大概有1000个代工厂,其中一半都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嘉善是我们的最优选择之一。”

  今年的浙洽会,除了项目技术含金量更高,总部项目、平台项目数量也明显增加。“相较于过去单个工厂的项目投资,如今更多外资企业将浙江视为辐射长三角的关键一环。”上述负责人表示,平台项目往往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其后续进一步追加投资完善产业布局也是大概率事件。

  引进来走出去

  浙企抢抓产业链调整机遇

  “全球产业链的布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兰健分析,产业链布局会随着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布局的变化而变化,疫情加速了它的演进。在这个过程中,境外企业走进来、浙江企业走出去,都是市场双向选择的结果。

  一个美国豪车品牌,汽车售价约500万元,且销量还不错,却在此次疫情中遭遇供应链不稳定的问题。于是,这家豪车品牌所在的企业——美国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做出的选择是:加速将工厂从美国向浙江转移。浙洽会上,该公司完成项目签约,正式将工厂落户兼具产业链配套优势和港口优势的宁波。

  公司董事长徐彬告诉记者,项目落地后即着手建设产业园,希望吸纳数十家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外汽车制造企业来落户,帮助当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的同时也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让浙江民营企业和外资形成健康的竞合关系。”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他们正加快推进建设正泰(乐清)物联网传感小镇,一方面与德国知名物联网传感器行业协会开展合作,一方面加速孵化本土的传感技术企业。

  浙洽会上,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走上舞台,向大家推介华立集团正在全球打造的“三大三小”境外产业园。在他看来,引进来和走出去,两者缺一不可,都是浙江制造转型升级的题中之意。

  “近20年来,全球几乎各行各业产业链的加工制造环节都向中国集聚,将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中国需要巩固、提升这样的地位,既需要引进来,也需要走出去。”他认为,未来中国企业除了需要继续保留、提升那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势产业、优势供应链以外,也需要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将自身一部分供应链环节嵌入到调整后的全球供应链中去。

  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外企的最大法宝

  在浙洽会新闻发布会上,我省时隔两年发布了新一轮的稳外资政策。逐条翻看政策会发现,其中几乎没有内容是关于外资项目落户浙江的具体补贴、奖励等,更多是在强调如何落实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

  “对外资企业来说,更优的营商环境才是真正想要的。”省商务厅外资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时至今日,浙江吸引外资的法宝早已不是奖励和补贴,而是靠不断地优化营商环境。事实上,浙洽会上几乎每一家新落户浙江,或是在浙江追加投资的外资企业反复点赞的也是浙江的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对外资企业究竟有多大吸引力?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用他们的东部区域总部落户浙江的故事给出了答案。黄彬告诉记者: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我们目前在全国推进建设4个区域总部,之前西部、南部、北部的区域总部都很快确定了城市,独独东部区域总部定不下来。”黄彬说,因为当时杭州一再对接,大力邀请他们来杭落户。可阿斯利康的中国总部就设在上海,杭州距离总部太近,两者的辐射半径明显重叠。

  然而,杭州市下城区领导一次次找上门去,详细介绍下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谈项目落地后当地政府如何提供优质服务……最后,黄彬他们被感动了。加上浙江本就是阿斯利康在全国的第二大市场,阿斯利康最终决定将东部总部落在杭州。

  达成初步意向后,下城区的及时跟进服务让阿斯利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尽管在4个区域总部项目中,杭州是最晚确定的城市,但筹备工作推进却最快,最先签约落地。基于此,黄彬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在杭州打造诊疗一体化的全闭环生态产业,而不仅仅是一个工厂或者销售公司。”

  靠着更优的营商环境,如今丽水、衢州等过去外资项目较少的地区也得到越来越多外资的青睐。浙洽会开幕首日的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德国肖特新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又一次追加投资4390万美元,在缙云新建玻璃管制品自动生产线。这已是近4年来该公司第4次扩大投资。

  “其实,这些年不少地方政府都邀请我们去投资,但经过反复比较,肖特新康依然选择了缙云。”公司副总经理胡鸣跃介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营商环境。从2012年在缙云投资至今,当地政府在项目审批等各环节上简化流程,加上“店小二”式的服务,他们的项目总能提前完成投资并竣工投产。今年,肖特新康在原有医药包装厂的基础上,又投资1亿欧元,引入了自己的上游生产环节体系。

  从大健康产业到文旅项目,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新能源汽车项目……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让浙江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拓宽。此次浙洽会上,日本新日屋株式会社与宁海县文化旅游集团共同建设的“十里红妆小镇”项目正式签约,项目总投资约17.8亿元。宁海县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王伟强介绍,日本新日屋株式会社有丰富的文旅小镇项目建设、运营经验,引入他们的投资对项目发展助力不小。

  然而,这次合作因疫情影响险些夭折。“疫情期间,因全球旅游市场低迷,日资企业有些犹豫是否要继续推进项目。”王伟强说,察觉到了这一点,他和同事们借助微信、邮件等一直与对方保持联系。从3月1日开始,他们每个月都要邀请日资企业的中方代表从北京飞到宁波两次,就投资合作的具体事项进行多轮磋商。正是王伟强他们的这股子热情和执着,打动了日资企业,最终才促成了浙洽会上的“云签约”。

  浙洽会上,一个个外资项目签约、开工。这背后,是浙江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主动出击。这些更高质量的外资项目在成就外资企业的同时,也会给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浙江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来源:北国网

作者:金融界

重要提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乐居财经立场。本文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文来源标注有误,或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等相关权利的,请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等相关资料,点击【联系客服】或发邮件至【ljcj@leju.com】,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24小时热门文章

更多热读

最新文章

更多原创

评论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

前往乐居财经APP查看原文,体验更佳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