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头条 2020-04-22 15:12 968阅读
今年以来,世茂集团收并购动作持续不断,引发业内关注。除了资产包的巨大价值,更让不良资产行业惊叹的是世茂对资产包的高效处置能力。
栗叔从相关方面了解到,世茂集团收并购的项目80%—90%都交于旗下最大地区公司世茂海峡发展公司操盘,而后者从接手到上市销售,有的项目最快只用了4个月,收并购项目入市对销售业绩有较大贡献。
据报道,世茂海峡今年销售额预计可达900亿元,回款约600亿元。
开发停滞项目变身豪宅
停滞开发的地产项目,无论是对于砸在手里的开发商,还是对于该项目所在地的城市来说,都像是眼中钉肉中刺。而且有不少项目位于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比如广州,仅市中心,就有大大小小十来个开发停滞项目。
今年,不少项目涅槃,变身豪宅。其中不乏世茂身影。
据栗叔了解,靠近广州CBD的世茂天越,此前开发推进较慢。2019年,世茂接手后,该项目现在已经拿到销售许可证,230-450㎡户型将上市销售。
据悉,该项目10万元/平米左右。而周边项目均价为7万元/平米。
同样是今年世茂从粤泰股份手中收购的天鹅湾二期,现更名为世茂珠江天鹅湾,靠近海珠太古仓,上个月开放销售中心和样板间,都是二三百平米大户型,周边在售项目均价为6万元/平米,项目吹风价也是10万元。
身价上涨必然要给购房者一个买的理由。我们来看看天鹅湾“变身”前后的对比图。
改造前的车库
改造后的车库焕然一新,如同大厦的入口大堂
改造前的大堂比较普通
改造后的大堂高端大气,光线也有很大提升
改造前的一层架空层,通风作用
改造后变身私人健身活动场所
资产包快速处置 最快4个月变现
除了上述两个项目,包括广州院子,今年世茂海峡在广州收并购了三个项目。
据相关媒体报道,世茂海峡是世茂集团旗下最大地区公司,近一年来世茂所进行的收并购项目,80%-90%由世茂海峡接手操盘,包括世茂房地产与泰禾集团、粤泰股份、明发集团的收并购往来。在销售业绩方面,世茂海峡在世茂集团中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与融创一样,“买买买”背后必须是“卖卖卖”。当年融创436亿元收购万达文旅等17个项目,目前上市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600亿元。而融创从接盘万达到文旅小镇上市销售基本都是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世茂海峡,速度更快。其今年最早收购的项目应是在三月份,也有是七八月份,较迟收购的距离现在仅4个多月,最早也不过9个月,但基本所有项目都解决了所有的疑难杂症。
也就是说,世茂海峡接盘后经过改造重新上市,最快只要4个月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世茂海峡对资产包的处置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事实上,为加快收购资产转化,世茂海峡一直与合作方积极沟通协商,凭借良好品牌口碑、稳健财务状况、成熟合作经验等因素,目前所有收购项目均解决了相关问题,陆续推出市场。
这样的收购资产转化效率,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而收购项目陆续入市销售,也为世茂海峡的销售规模增长助力。
有报道显示,世茂海峡今年销售额预计达到900亿元,回款也有约600亿元。
收并购主导 房企切换了拿地模式
不良资产行业已经连续两年低迷,而房地产行业已经萎靡了四五年。时至年底,城投债违约,地产公司破产,资金爆雷等诸多问题似乎成了连锁反应。
这样的背景下,留给市场的,更多的是没钱了的开发商留下一堆半吊子工程任凭风吹日晒。而这些项目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往往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土地供应连年减少,日渐枯竭。
“招拍挂的土地都挺难拿,毕竟合适的挂牌宅地数量太少,要不设置了严格的出让条件,要不就是定向出让”某上市房企高管表示,此时切入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收并购。
当然,收并购不是所有房企都能做的。且不说资金的问题,在这么短的周期内,市场价值的评估、设计交易结构、快速融资以及识别法律风险等综合能力就成为一道门槛,将那些管理水平有限的房企拒之门外。
2019年,世茂海峡不断加大土地储备规模,稳步推进多省深耕战略。得益于完善健全的风控体系,其所收购资产优质,市场前景巨大,推动公司持续稳健快速发展。
仅在2019年上半年,世茂海峡获取了多个项目,其中收并购占比相对较高。通过这种方式,世茂海峡闪电扩张,截至目前,其市场版图扩至9省30市169个楼盘,整体货值超3300亿元,土地储备逾1900万平方米。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来源:不良资产头条
点击下载App参与更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