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冠宇(688772)
l投资要点
不断挖掘市场潜力,巩固消费类业务领域优势地位。笔电类产品业务方面,根据TechInsight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4Q4全球笔记本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总计达5450万台。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为2.037亿台,同比增长5%。公司基于多年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不断巩固在现有客户如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华硕、宏碁、微软、亚马逊等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厂商中的供货份额。24H1报告期内公司笔电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0.51%。手机类产品业务方面,根据Omdia最新发布的智能手机初步出货量报告,24Q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28亿部,同比增长2.8%,这一增长使智能手机市场连续五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攀升至12.23亿部,与2023年的11.42亿部相比增长了7.1%。公司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严格的生产制造管理体系以及突出的产品质量,与现有客户小米、苹果、华为、荣耀、OPPO、vivo、联想、中兴等智能手机厂商持续开展深度合作。24H1报告期内公司手机类锂电池销售量同比增长13.09%。随着AI浪潮的兴起,各大厂商都在积极探索与AI大模型融合发展的新契机,AI有望引领消费电子新一轮的产品创新周期,从而刺激终端需求进一步增长。消费类PACK业务方面,公司的PACK自供比例持续稳步提升。24H1报告期内,公司的消费类电芯PACK自供比例为39.84%,同比上升7.87个百分点。同时公司更大范围地拓展市场业务诸如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电动工具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丰富公司的客户群体,业务实现快速增长,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在马来西亚拟投资建设电池项目,以满足客户需求及完善公司海外产业布局战略的需要,目前项目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业务聚焦初现成效,动力类核心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在不断巩固公司消费类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公司对动力及储能领域持续进行探索,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低压系统、行业无人机、储能、通讯备电、电动摩托等。而面对市场的急剧变化,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规划,集中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聚焦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业务,力争成为汽车低压锂电池领域头部企业。同时,公司审慎把握汽车高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其他业务的机会,严格控制产能释放节奏,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动力类电池业务方面,公司将汽车低压锂电池定位为自身优势项目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业务。经过前期的投入与深耕,公司在汽车低压锂电池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陆续获得上汽、智己、捷豹路虎、Stellantis、GM、某德系头部车企等多家国内外知名车企的认可。另外,公司也在积极对接其他多家知名车企,目前已有多款产品开始逐步放量,并已成为公司动力业务主要收入来源。行业无人机电池为公司传统优势项目,公司持续保持与客户的深度合作,销量稳步提升。储能类电池业务方面,公司精选优质客户和项目,积极把握海外高盈利业务和国内大储系统业务机会。公司作为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深度参与了国家新型储能创新中心的筹建工作,并与牵头方南网科技达成多方面合作。2024年年初,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也是我国一次性建成最大的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佛山宝塘储能站投入运行,公司参与该储能站的50MW逆变升压一体舱项目。公司在多个标杆项目上取得了良好进展,未来将继续把握海外户储品牌、国内外工商业储能项目以及源网测大型储能系统等领域的业务机会。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119/144/17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0/13.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3倍、21倍、1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下游市场增速放缓及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放缓或下滑的风险,公司动力及储能类电池业务持续亏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的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跨境经营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存货金额较大及存货跌价的风险,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风险,综合毛利率及公司业绩波动的风险,技术研发相关风险,宏观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