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2Q25收入符合预期,未来BD有望贡献持续收入

2025-08-27

  诺诚健华(688428)

  2Q25奥布替尼收入符合预期,归母净亏损略好于预期。上调H股、A股目标价至21港元、人民币34元。

  2Q25收入大致符合预期,归母净亏损略好于预期:公司2Q25实现总收入人民币3.5亿元(+37.9%YoY,-8.2%QoQ),包括奥布替尼销售约3.3亿元(+29.0%YoY,+4.9%QoQ),大致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和VA(Visible Alpha)一致预期;归母净亏损为4,800万元(-59.8%YoY,-367.5%QoQ),好于我们和VA一致预期,主要由于毛利率略好于预期、研发费用略低于预期。2Q25产品销售毛利率(以产品收入计)为87.7%(+1.8ppts YoY,-0.8ppts QoQ),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此外,2Q25研发成本为2.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0.4%YoY,+16.6%QoQ),销售费用提升至1.3亿元(+92.3%YoY,+14.1%QoQ),我们认为可能与新获批奥布替尼1L CLL适应症以及新获批药物Tafasitamab相关。

  奥布替尼二季度表现大致符合预期,维持“35%同比增速”的全年指引:2Q25奥布替尼销售继续增长至3.3亿元(+29%YoY,+4.9%QoQ),大致符合预期。管理层表示,奥布替尼的亮丽增长主要受益于独家适应症MZL持续放量推动、r/r CLL/SLL市场份额提升、DOT延长以及今年4月1L CLL/SLL获批上市带来的市场渗透率增加。展望全年,尽管公司维持奥布替尼收入增速指引不变,即实现35%YoY增长,但管理层对全年实际销售超越该指引充满信心。其他适应症开发方面,国际PPMS试验(N=700+)和SPMS均预计于2H25录入首例病人,我们注意到ClinicalTrials.goc纪录显示公司PPMS试验已于近日开启;中国ITP适应症有望于1H26递交上市申请(目前入组已完成),中国2b期SLE数据有望在4Q25读出,与BCL2联用治疗1L CLL/SLL中国3期注册性临床入组正在进行中,此前2期与BCL联用更长随访数据有望于年底ASH更新。长期来看,在血液瘤和自免适应症(ITP、SLE等)的推动下,管理层认为奥布替尼有望在中国实现10亿美元(约人民币70亿元)峰值销售。

  两款TYK2抑制剂研发进度符合预期。ICP-332目前正在进行AD3期注册性临床,预计今年完成病人入组,2026年底/2027年初申报上市,第二项适应症白癜风2/3期试验病人入组正在进行中,美国2期结节性痒疹临床正在启动中。ICP-448目前银屑病3期正在进行,有望于2025年内完成入组,2026年读出三期数据。

  BD有望成为长期可持续收入。管理层表示目前公司共计10个临床管线分子和5-10个临床前分子(包括First-in-class分子)。管理层认为不少临床阶段和临床前分子均具备出海潜力,公司将根据不同分子采取不同的策略出海(自主国际开发或对外授权等),公司预计今年/明年均有望落地4-5个出海授权交易。我们认为,短期内出海机会较大的品种为奥布替尼,若成功实现,有望推动公司股价积极上涨。

  近期催化剂包括:奥布替尼SLE中国2b期数据读出(预计4Q25),ICP-248(BCL2抑制剂)与奥布替尼联用1L CLL/SLL2期更长随访时间数据读出(预计2025ASH大会)及R/R MCL数据读出,ICP-B794(B7H3ADC)1期数据读出(预计2025年底/2026年初),以及潜在BD出海交易。

  上调港股目标价至21港元,维持“买入”评级;上调A股目标价至34元,上调至“买入”评级:根据更新的财务状况,我们将2025E/2026E归母净亏损预测分别缩窄至2.6亿元/2.4亿元,将2027E从盈亏平衡调整至1.3亿元归母净利润,主要由于轻微上调毛利率预测、下调销售费用预测以及2025/2026E研发费用预测。基于DCF模型(WACC:9.5%,永续增长率:3%),我们维持港股“买入”评级,得到新的港股目标价21港元;上调A股目标价至人民币34元(基于95%的A/H股溢价,较过去3年A/H溢价均值高0.3个标准差),将A股评级由原先的“持有”评级上调至“买入”。

  投资风险:奥布替尼销售不及预期,主要药品出海不及预期,重要项目研发延误或者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