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搜索历史清空

营收表现稳健,盈利能力优良

2025-03-26

  宁德时代(300750)

  事项: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20.1亿元,同比-9.70%;实现归母净利润507.5亿元,同比+15.0%。2024Q4公司实现单季度营收1029.7亿元,同/环比分别-3.1%/+11.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7.4亿元,同/环比分别+13.6%/+12.2%。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45.53元(含税);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平安观点:

  电池销量稳步增长,营收水平保持稳健。营收端来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20.1亿元,同比-9.70%。分板块来看,公司动力电池板块营收2,530.4亿元(同比-11.3%),占公司营收比重的69.9%;储能系统板块实现营收572.9亿元(同比-4.4%),占公司营收比重的15.8%;电池材料及回收板块实现营收287.0亿元(同比-14.6%),占公司营收比重的7.9%。公司电池产品销量均呈现增长,营收下降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导致的单价下降。2024年,公司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9%,折算单Wh营收0.66元;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折算单Wh营收0.62元。

  公司动储产品毛利率均有提升,盈利能力优良。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44%,同比提升1.5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和公司高端产品对毛利的贡献等因素。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23.94%,同比提升5.81个百分点,单Wh毛利0.159元;公司储能电池系统毛利率26.84%,同比大幅提升8.19个百分点,单Wh毛利0.165元。公司动储电池毛利率同比提升,一方面由于电池材料成本下降,产品单位毛利降幅低于原材料成本降幅,毛利率数值提升;另一方面也有产能利用率的同比提升、高端产品渗透率增加等因素影响。材料相关板块,公司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毛利率10.51%(同比-0.87pct),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电池矿产资源业务毛利率8.53%(同比-11.33pct)。净利率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14.92%,同比增加3.26pct。

  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和产能布局均稳步推进,为后续成长奠定基础。产品开发方面,2024年,公司持续推出创新产品。乘用车产品包括神行Plus电池、新一代麒麟高功率电池和骁遥增混电池,形成乘用车三大产品线,巩固用户认知。商用车领域,公司推出天行系列多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储能场景,公司发布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单体6.25MWh的天恒储能系统,全面降低生命周期内使用成本。创新解决方案方面,公司升级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推出骐骥换电和滑板底盘产品等,增强市场竞争力。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与全球多家动力和储能客户形成密切合作;全球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德国工厂产能提升,匈牙利和西班牙工厂筹建中。此外,公司积极开发零碳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国内多个城市或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产品绿色智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各领域绿色低碳转型。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企业,动力和储能电池技术实力领先,全球市场布局全面。2024年全球动力和储能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的同时,产品价格经历了较大的降幅;公司盈利预测前值系近1年前做出,依据当时市场情况给出的预测值相对偏高,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2.56/797.29亿元(预测前值为727.45/829.01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923.57亿元,对应3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7.2/14.3/12.4倍。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有望继续增长、供需格局改善,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池领先企业的技术和成本控制优势,以及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布局,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可能放缓,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而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全球众多知名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若出现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技术路线和新产品,产业链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动力电池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下游电池材料和电芯制造环节的成本将形成较大压力。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同时现有产业链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